IMG_7472.JPG

先前提到Ica的四大景點:納斯卡線Nazca lines(Click)、鳥島Ballestas(Click)、沙漠綠洲Huacachina(Click),

Nazca lines折磨完後,應該喝點酒壓壓胃!於是來到秘魯白蘭地發源處-Pisco

 

IMG_8595.JPG

太平洋岸邊聚集了密密麻麻的鳥群。
 

IMG_8597.JPG

Ica的特色景觀,沙漠。

 

IMG_8602.JPG

出來迎接我們的是秘魯無毛狗。

 

IMG_8605.JPG

此次造訪專門釀造Pisco Portón的酒莊

Pisco Portón是由美洲最古老的Hacienda La Caravedo酒莊所創造的。

Hacienda La Caravedo創立於1684年,

最早是製作La Caravedo Torontel和La Caravedo Quebranta這兩款pisco起家。

在自家調酒大師Johnny Schuler致力於pisco的研發與改良,

在2011年才誕生了Pisco Portón這個全球知名的品牌

 

IMG_8606.JPG

全球知名的Pisco Portón,先前調酒大師Johnny Schuler也有來台灣辦過活動呢!(Click)

 

IMG_8607.JPG

IMG_8608.JPG

IMG_8600.JPG

這時是六月初,時逢南半球冬天,所以沒有葡萄。

 

IMG_8610.JPG

整座Hacienda La Caravedo酒莊

 

IMG_8611.JPG

IMG_8612.JPG

IMG_8613.JPG

酒莊充滿與首都Lima一樣的西班牙風情,且佔地很廣!

 

IMG_8625.JPG

Pisco是一種由葡萄發酵蒸餾而成的白蘭地

它與威士忌陳年方式恰巧相反:秘魯政府規定,Pisco不可以用橡木桶或是會改變顏色味道的容器盛裝

所以喝到的是最單純的葡萄原味

 

因為地理位置與文化影響,很多南美特有的東西其實是大同小異的:

像是除秘魯外,智利也生產Pisco。

多年來,秘魯智利兩國就Pisco酒的國籍問題一直爭論不休,

終於在2013年由歐盟作出裁決,認定Pisco的發源國是秘魯

但若仔細看兩國政府對於Pisco釀造方式的規定,很明顯可以看出祕魯政府把關的確是比較嚴格

如,秘魯的葡萄種類只限定這八種,無香氣:Quebranta, Mollar, Negra Criolla, Uvina,

有香氣:Torontel, Italia, Moscatel, Albilla。而智利的葡萄種類則無特別規範。

再來,雖然兩國都使用銅製壺式蒸餾器,但實際上蒸餾方式也相差甚遠,

秘魯規定蒸餾只能有一次,而蒸餾後的產物去頭去尾僅擷取少量酒心,且不能添加水

而智利則允許多次蒸餾,加水稀釋。

最後則是陳年方式,秘魯政府規定,陳年時間是5個月以上。

但如前述,不可以用橡木桶或是會改變顏色味道的容器陳年,而傳統Pisco是以陶甕來進行陳年。

智利則是允許使用橡木桶陳年,通常不超過2年。 

 

IMG_8609.JPG

首先經過Pisco製作處。

 

IMG_8638.JPG

當地導覽人員先帶我們來看看最古早的蒸餾方式(現在仍會使用喔!):

這是蒸餾處,左手邊是傳統的蒸餾器,蒸餾出的液體會順著一旁像水溝的通道流至右手邊的蒸餾槽。

 

IMG_7470.JPG

這是蒸餾物,但還不是成品。

 

IMG_8639.JPG

接著,將蒸餾物除掉雜質,也就是去頭去尾,以收集品質最好的酒心

 

IMG_8637.JPG
最後才會放進傳統的
陶甕陳年

 

IMG_8640.JPG

當然,也要帶我們參觀酒莊的現代化新設備

 

IMG_8641.JPG

IMG_8642.JPG

製程相同,不過把傳統的蒸餾方式改為銅製蒸餾器,陳年方式則依規定不用橡木桶或是會改變顏色味道的容器。

 

另一個令人驚訝的則是Pisco的歷史,因為祕魯其實是沒有"葡萄"的

一直到了16世紀(1560年左右)西班牙殖民後,因應天主教做禮拜的需求才將葡萄引進Ica

(位於祕魯南部溫暖乾燥的地區,因氣候佳,又有太陽之地的美稱)。

沒想到Ica不僅天氣,就連土壤都很適合葡萄生長,

於是產量過剩的秘魯葡萄酒很快被外銷西班牙,因其品質佳而廣受西班牙人喜愛。

接著,在17世紀時西班牙政府為保護國產酒,便在秘魯葡萄酒上課重稅

而這些過剩葡萄為避稅就被當地區民加以蒸餾製成Pisco

至於為什麼會取名為Pisco,則是就地取材以當時出口的港口來命名。

而備受喜愛的Pisco也於1830年代出口至美國!

而當時最紅的調酒則是Pisco punch,主要由鳳梨與糖漿調製而成。

一直到了1916年才在秘魯首都Lima研發了知名國酒Pisco Sour(Click)

以Pisco為基底,再加入檸檬(或柳橙等)、糖漿、蛋白與冰塊。

終於,到了1991年,秘魯政府認為Pisco屬於國家遺產,

所以制定了相關製作規範的法條,於是每個廠商在販售前都須通過嚴格的檢驗。

 

IMG_8644.JPG

看了那麼久,最期待就是試喝啦!先坐在吧檯前聽導覽員解釋。

 

IMG_8646.JPG

IMG_8625.JPG

由Pisco Portón製造的Pisco,香氣濃郁,初始有些嗆口,但收尾的口感還算圓潤。

Pisco不像一般白蘭地桶陳後來得有變化,

而濃郁的尾韻並非堅果、焦糖等甜味,反而是由清爽(有些款式有點香精味)的香氣取代。

所以試飲時只有少數一兩款的香氣較能接受,大部分酒款的味道都令我們較不習慣。

PTT上也有看到其他人分享飲用心得,可以參考一下囉!

 

IMG_8645.JPG

另一個角落也有設置高腳桌椅,環境還不錯

 

IMG_8647.JPG

La Caravedo Torontel和La Caravedo Quebranta這兩支也有賣喔!

(但味道就更香精點了,比起來還是Pisco Portón好喝些)

不過後來發現,要購買的話在酒莊會比機場來的便宜許多唷!(有喜歡的話就要在這裡趕快下手)

 

IMG_8614.JPG

酒莊的戶外餐廳

 

IMG_8615.JPG

木質調的裝潢與酒莊的橘色調很是搭配

 

IMG_8616.JPG

最後方就是廚房,雖然是冬天,不過用餐時還是有開電風扇,因為戶外蒼蠅太多了。

 

IMG_8617.JPG

高腳吧檯是餐廳內最吸睛的地方

 

IMG_8618.JPG

酒莊真的很大!不只有游泳池,往後走還有動物飼養區。

 

IMG_8619.JPG

IMG_8620.JPG

沙拉,淋了自製的沙拉醬很好吃!而且這裡面還有秘魯大玉米,我超愛的!

 

IMG_8621.JPG

在秘魯可以喝到洋甘菊茶實在很開心,因為整趟旅程一直喝味道古怪的coca tea實在很虐待舌頭。

 

IMG_8622.JPG

這道煎鱒魚又是大獲好評!

擺盤是傳統秘魯套餐經典的呈現方式,不僅讓人看了就食慾高漲,連蒼蠅都來參一腳!

煎過的鱒魚外層酥脆,內部的肉質依然保持彈性多汁,再撒上胡椒!!

根本是鹹酥雞版的煎鱒魚!

不過一旁薯條跟白飯就一般般了。

 

IMG_8623.JPG

綜合水果,印象中有香蕉、木瓜還有紅色的仙人掌果,還不錯吃。
 

IMG_8624.JPG

IMG_8626.JPG

結果吃飽後酒莊有遛馬秀

 

IMG_8627.JPG

IMG_8628.JPG

IMG_8634.JPG

最後還讓我們騎馬走一圈。

 

秘魯國酒Pisco有非常多品牌,而Hacienda La Caravedo酒莊宣稱他們是美洲古老的酒莊,

並打造Pisco Portón這個全球知名的品牌。

以上述兩點我認為Hacienda La Caravedo算是很有參觀價值。

這是我第一次參觀酒莊,有見到釀造過程介紹也算是對Pisca長知識了,

但總覺得品飲的部分太過膚淺,或許有更深入的介紹會更讓人有想購買的慾望

至於酒莊內的餐點都很合胃口,尤其鱒魚特別好吃!

有來參觀酒莊的話推薦是可以順便在此用餐的。
 

Hacienda La Caravedo 

地址:

官網:https://www.piscoporton.com/home

預約酒莊行程:tours@lacaravedo.com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